【摘要】本文通过对以往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归纳,结合内蒙古12个典型纯牧业旗的牧户抽样调查数据对牧户价值链进行研究,发现牧户价值链中收益排序依次为技术专利、金融资本、国家税费和牧户收益。进一步研究发现,具有公共用品属性的草地畜牧业,存在生产季节性与降水的非平衡性,导致畜牧业经济的非预期性。草地产权制度变革致使放牧半径缩短,降低了移动式放牧畜牧业的弹性。草地畜牧业种(母)畜市场无法供给,需要自我培育的市场失灵,致使牧户始终处于通过外来能量(购买饲草料)来保障繁育母畜的自发行动中,并用借贷来维持小牧经济的再生产。一旦遭遇灾害,如持续干旱现象,会导致牧户大量负债。同时,牧户间传统的社会网络(社会资本)互助属性消亡,导致对金融资本的高强度依赖。草地畜牧业价值链分配的不公平,给食品安全、公共健康、环境生态、牧民生计和边境边疆稳定等带来了严峻挑战。对维护"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"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的草地畜牧业,国家应结合牧区乡村振兴战略,针对资本、技术和国家税收各方面,制定一系列用以提高牧民纯收入的保护草地畜牧业政策。
【关键词】
《建筑知识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中国医疗管理科学》 2015-05-12
《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》 2015-07-01
《重庆高教研究》 2015-06-26
《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 2015-07-01
《重庆与世界》 2015-07-01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发表评论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